2023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第13期答案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3-02-06 09:57:45
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匯總 | ||
---|---|---|
近期熱門公告 | 內部資料免費領 | 專業限制政策咨詢 |
沖刺點睛直播班 | 教資園丁明師課 | 教資筆試速訓沖鋒 |
科目一(1-3)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發展過程中的人,學生會犯錯誤但是作為教師應該看到學生身上的優點,多去鼓勵他們,表揚他們而不是更多地去指責、批評他們。題干中“數子十過,莫如獎子一長”,這句話告訴我們教育要堅持表揚激勵為主,減少批評教育。所以D項說法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A選項,情感體驗法(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不合題意故排除。
B選項,說服教育法是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不合題意故排除。
C選項,實踐鍛煉法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不合題意故排除。
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新課改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發展的人。把學生看成是發展的人,包含以下幾個基本含義。第一,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第二,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第三,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題干中的教師應該踐行“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因此班主任應該在小東幾次競選落選后,鼓勵小東不要氣餒,繼續努力。
A選項,提醒小東低調做人,注意拉票,此說法有違學生的公平競爭。
B選項,建議小東放棄競選,安于現狀,此說法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D選項,安慰小東順其自然,隨緣認命,此說法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觀。在學校教育活動中,“以人為本”也是以所有學生的發展為本,或者說以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遵循“教育公正”原則,處理好學生發展的共同性和差異性的問題。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動中的體現,就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獲得同樣的教育機會,或者說教育機會對所有的學生來說是均等的。范老師的做法違背了教育公平,沒有面向全體學生,沒有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范老師違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故本題答案為C。
A選項,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表述錯誤,題干中未體現老師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故排除。
B選項,有助于教學任務完成表述錯誤,范老師的做法不利于完成教學任務,甚至會導致學生的兩極分化,故排除。
D選項,違背了嚴慈相濟的要求表述錯誤,題干中未體現范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與關心愛護,故排除。
A、B、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此題選C。
科目二(4-10)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明確活動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作出評價。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對學習分類的理解和的識記情況。接受學習是指人類個體經驗的獲得來源于學習活動中學習者對他人經驗的接受,并別人發現的經驗經過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轉化成自己的經驗。題干中學生學習的知識難度較高,并且要在短時間內獲得,因此需要依靠老師的講授,屬于接受學習。
A項,發現學習是指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原則。
C項,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D項,互動學習是指組織中人與人之間正式或非正式的集體探索和實踐過程,是一種文化現象,強調互動學習是組織中許多人共同進行的集體學習現象。
A、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此題選B。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強化可分為正強化與負強化。負強化是指個體在做出某種反應之后,令其擺脫厭惡刺激(撤銷懲罰),從而提高其類似行為出現的概率。根據題干所述,回答問題對小馬來說是一種厭惡刺激,小馬發現坐在后排就不會被提問,撤銷了小馬的厭惡刺激,從而導致小馬坐在教室后排的行為發生次數增加,這是一種典型的負強化。
A項,正強化是指個體在做出某種反應之后,給予一個愉快刺激(給予獎勵),從而提高其類似行為出現的概率。
C項,延遲強化是指教師對學生前一段時期的理想行為進行積極的評價。
D項,替代強化是指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
A、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此題選B。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教學模式。羅杰斯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人的潛能、個性與創造性的發展,強調把自我實現、自我選擇和健康人格作為追求的目標,認為教師的任務是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手段和條件,促進個體自由地成長。羅杰斯所倡導的學生中心模式又稱為非指導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是“助產士”或“催化劑”。
A選項,指導性教學就是學生在老師的仔細指導下,按固定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學習。
B選項,情境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教材特點,創設一個有關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生動活潑地掌握知識,發展創造力。其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D選項,程序教學是指要使教學或者訓練獲得的關鍵,就是要很精確地分析強化效果,并設計操縱這個過程的技術建立一個特定的強化列聯。也就是根據學習的目標,在促進學習時,地給予強化,促使學習者向著學習目標邁進。
A、B、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此題選C。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刺激分化是指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條件刺激和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小狗學會只對圓形光圈做出反應而不理會橢圓形光圈是刺激的分化過程。
B選項,刺激泛化是形成條件反射后對相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
C選項,刺激獲得是指條件刺激(如鈴聲)反復與無條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條件刺激獲得信號意義的過程,即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
D選項,刺激消退是指在條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條件刺激重復出現多次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變得越來越弱,并最終消失。
B、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此題選A。
9.【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動機強度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動機強度與解決問題的效率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條倒“U”形曲線來說明。它表明在一定的范圍內,解決問題的效率隨動機強度的增高而上升,直至達到學習動機強度而獲,之后則隨著學習動機強度的進一步增大而下降。一般來說,中等強度的動機是解決問題的水平,動機強度的水平會隨著學習活動的難易程度而有所變化。因此本題選D。
A、B、C三項不能描述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的關系,因此本題選D。
10.【參考答案】
短時記憶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時間很短:不會超過1分鐘,一般是30秒左右。
(2)容量有限:一般為7±2個組塊。
(3)意識清晰:短時記憶是服從當前任務需要,主體正在操作、使用的記憶,主體有清晰的意識。
(4)操作性強:短時記憶就其心理功能而言具有操作性。
(5)易受干擾:當有新的信息插入,即阻止了復述時,原有信息就會很快消失,而且不能恢復。
(責任編輯:李明)
推薦課程
隨機推薦
- 1 2023山東濱州陽信縣第一批次教師資格認定公告
- 2 2023山東德州市樂陵市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公告(第1批次)
- 3 2023山東濱州市沾化區第一批次教師資格認定公告
- 4 2023山東東營市東營區第一批次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公告
- 5 2023上半年大興區第一次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教師資格認定公告
- 6 2023上半年北京市順義區第一次教師資格認定公告
- 7 2023山東棗莊市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公告(第一批次)
- 8 2023山東德州市德城區中小學教師資格(初中、小學、幼兒園)認定公告(第1批次)
- 9 2023年濱州市沾化區第一批次教師資格認定公告
- 10 2023山東濱州博興縣第一批次教師資格認定公告
